「职场健康解码器」
如今,电脑、手机成了生活工作的“标配”,屏幕前的时间越来越长。可你知道吗?那些习以为常的用眼方式里,可能藏着伤眼的隐患。正确呵护,得从避开误区开始。
【医学生健康促进行动】
「职场健康解码器」—— 用眼卫生篇
办公室人群每天长时间面对电脑、手机等电子屏幕,用眼过度已成为普遍问题。不合理的用眼习惯不仅会导致眼疲劳、干涩,长期下来还可能引发近视加深、干眼症、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。以下从常见误区、科学建议两方面,为职场人解析如何做好用眼卫生。
一、常见的用眼误区
误区一:“眼睛累了,滴点眼药水就好”
很多人习惯用网红眼药水缓解眼干、眼疲劳,但部分眼药水含防腐剂或血管收缩剂,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眼表泪膜,加重眼部不适;且盲目滴眼药水无法解决用眼过度的根本问题。
误区二:“屏幕亮度调最高,看得更清楚”
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差异过大(如强光下屏幕过暗、暗光下屏幕过亮),会让眼睛频繁调节适应,加速疲劳。
误区三:“视力没下降,就不用在意用眼健康”
视力稳定不代表眼部健康,眼疲劳、干涩、酸胀等都是眼部发出的“预警信号”,长期忽视可能引发慢性眼部疾病。
误区四:“连续工作时,偶尔闭闭眼就行”
短暂闭眼无法让眼睛真正放松,睫状肌仍处于紧张状态,无法缓解视疲劳。
二、科学的用眼建议
1.保持合理距离与角度
看电脑时,眼睛与屏幕的距离保持50-70 厘米,屏幕中心略低于视线 10-15°,减少眼睑暴露面积,缓解干涩。
看手机时,尽量将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或略低的位置,避免长时间低头近距离用眼。
2.遵循“20-20-20” 法则
每用眼20 分钟,就抬头看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物体,保持 20 秒以上。这个方法能让睫状肌从紧张状态中放松,有效缓解视疲劳。
3.调整环境与屏幕设置
环境光线:避免屏幕直射阳光,可使用柔和的室内光源,保持环境光与屏幕亮度相近(如屏幕亮度约30%-50%)。
屏幕设置:开启电脑的“护眼模式”(降低蓝光比例),调整刷新率(一般 60Hz 以上),减少画面闪烁。
4.保持眼部湿润
有意识地多眨眼(正常每分钟眨眼15-20 次,看屏幕时可能降至 5-10 次),让泪液均匀覆盖眼球表面。
若长期处于空调房等干燥环境,可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(每天不超过4 次),缓解眼干。
5.定期检查与合理休息
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,尤其是40 岁以上人群,及时发现近视、散光、白内障等问题。
每天累计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超过6 小时,工作 1-2 小时后,起身活动 5-10 分钟,同时让眼睛远离屏幕休息。
6.饮食辅助护眼
多吃富含叶黄素、玉米黄质的食物(如菠菜、玉米、蛋黄),帮助保护视网膜黄斑区。
补充维生素A、C、E(如胡萝卜、蓝莓、坚果),维护眼表健康和抗氧化。
做好用眼卫生,关键在于“主动干预” 而非 “被动补救”。职场人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让眼睛在高强度工作中得到合理保护,才能避免 “视界” 受损。
亲爱的家人,您了解了吗?
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不替代诊疗方案。症状发作时请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联合出品:科普辽宁-中国医大一院 科普基地
本文撰稿:中国医科大学 赵映程黄梓钰李昊泽
通用绘图:中国医科大学 CMU科普园 医学生团队
通讯作者: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思娇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
科普辽宁向上滑动看下一个科普辽宁赞分享推荐 写留言 ,选择留言身份
原标题:《医声 | 中国医大说科普:天天盯屏幕,眼睛快“扛不住”?这些护眼坑别再踩了!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