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逝水向东流,前后浪相续。
逝水 shì shuǐ(1).指一去不返的流水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光阴可惜,譬诸逝水。” 唐 许浑 《重游练湖怀旧》诗:“荣枯尽寄浮云外,哀乐犹惊逝水前。” 清 俞蛟 《梦厂杂著·游踪选胜·万柳堂记》:“几曾逝水留云住,犹记残花扑酒香。”(2).比喻流逝的光阴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舞衫歌扇,仪态万方,弹指繁华,总随逝水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向 ( 曏 ) xiàng《國語辭典》向 [ xiàng ]名北面的窗户。《说文解字·宀部》:「向,北出牖也。」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「穹窒熏鼠,塞向墐户。」方位。如:「方向」、「晕头转向」。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卷四下·黔游日记》:「南北向皆有脊中亘。」意志之归趋。如:「志向」、「意向」。国名。周代诸侯国之一。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。姓。如晋代有向秀。动对著、朝著。如:「向阳」、「相向」。唐·刘长卿〈饯别王十一南游〉诗:「飞鸟没何处,青山空向人。」崇尚、景仰。如:「人心向背」。《史记·卷一二○·汲黯传》:「上方向儒术,尊公孙弘。」《新唐书·卷一九七·循吏传·贾敦颐传》:「咸亨初,敦实为洛州长史,亦宽惠,人心怀向。」偏袒、偏爱。如:「爸爸总是向著小妹。」临近、接近。如:「向晚」。唐·白居易〈东坡种花〉诗二首之二:「东坡春向暮,树木今何如?」形昔日、从前。晋·陶渊明〈桃花源记〉:「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」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凄凄不似向前声。」副一直以来、从来。如:「向来」、「向有研究」。《三国演义·第一四回》:「臣向蒙国恩,刻思图报。」方才、刚才。《金史·卷八五·世宗诸子传·永功传》:「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。」介表动作的方向、对象。如:「向前看」、「向人请教」。东流(東流)dōng liú(1).流向东方。《书·禹贡》:“ 嶓冢 导 漾 ,东流为 汉 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性犹湍水也,决诸东方则东流,决诸西方则西流。” 唐 杜甫 《别赞上人》诗:“百川日东流,客去亦不息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西山一窟鬼》:“晓风飘薄已堪愁,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。”(2).东去的流水。亦比喻事物消逝,不可复返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故海不辞东流,大之至也。” 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:“四十餘帝三百秋,功名事跡随东流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惊讹》:“谁道暂离,竟为永别,万里游魂惊夜月,百年宠爱付东流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四回:“我便一时死了,得他们如此,一生事业,纵然尽付东流,也无足叹息了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前后(前後)qián hòu(1).用于空间,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。《书·冏命》:“惟予一人无良,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,匡其不及。”《左传·隐公九年》:“ 戎 人之前遇覆者奔, 祝聃 逐之。衷 戎 师,前后击之,尽殪。” 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卢君 一日见碧空澄澈,望见仙人乘鹤而过,别有数鹤飞在前后。”(2).指一前一后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天色已明,只见山下两个人,前后走来。” 郭沫若 《革命春秋·北伐途次》六:“那儿前后有两间房间。”(3).下边与上边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韠……天子直,公侯前后方,大夫前方,后挫角,士前后正。” 郑玄 注:“韠,以下为前,以上为后。”(4).表示时间的先后。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 赵孝成王 时,而 秦王 使 白起 破 赵 长平 之军前后四十餘万, 秦 兵遂东围 邯郸 。” 唐 韩愈 《论佛骨表》:“惟 梁武帝 在位四十八年,前后三度施佛。” 明 李贽 《复士龙悲二母吟》:“计二老母前后同居已四十餘年。” 赵树理 《小二黑结婚》三:“ 三仙姑 前后共生过六个孩子,就有五个没有成人,只落了一个女儿,名叫 小芹 。”(5).指从某一时间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时间。 元 无名氏 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他道我孩儿,注该今夜三更前后三尺土下板僵身死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三·辛稼轩》:“ 辛 李 皆南渡前后人,相去不远。” 郁达夫 《沉沦》五:“从太阳的角度看起来,大约已经是九点钟前后的样子。”(6).指自前到后的经过、过程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 青洪君 感君前后有礼,故要君,必有重遗君者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六回:“于是把 月娘 駡他一节,前后诉説一遍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三回:“这可就是天理昭彰、自害自身了,於是众人往前后一想,真正一丝不错。”(7).向前与向后,俯仰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﹝ 孔子 ﹞揖所与立,左右手,衣前后,襜如也。”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:“揖左人左其手,揖右人右其手,一俛一仰,故衣前后则襜如也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前后,俯仰的意思。”(8).指大小便。《灵枢经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肾脉急甚为骨癲疾,微急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后。”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足少阴经肾藏脉证三之八》引此文曰:“谓大、小便。”参见参见“前后溲”。(9).犹轻重,尊卑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不是説句不顾前后的话:当初东府里太爷,倒是修炼了十几年,也没有成了仙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浪 làng《國語辭典》浪 [ làng ]名大的水波。如:「海浪」、「巨浪」。唐·李白〈行路难〉三首之一:「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」凡物因振动而起伏如浪的都称为「浪」。如:「声浪」、「麦浪」。唐·陆龟蒙〈樵人十咏〉一○首之五:「争推好林浪,共约归时节。」姓。如晋代有浪逢。形放纵不拘、放荡不正。如:「浪荡」、「浪子」。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九》:「此妇坚贞之性,数年以来,老僧颇识之,彼是不肯作浪语的。」《西湖佳话·雷峰怪迹》:「心猿意马驰千里,浪蝶狂蜂闹五更。」副虚妄、空。如:「浪得虚名」。唐·李白〈嘲王历阳不肯饮酒〉诗:「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」轻率、随意。如:「浪费」。唐·张籍〈赠王秘书〉诗:「不曾浪出谒公侯,唯向花间水畔游。」浪 [ láng ]参见「浪浪」、「沧浪」等条。相续(相續)xiāng xù(1).相继;前后连接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是时,太后三弟相续秉政。” 唐 元稹 《有酒》诗之六:“樱桃桃李相续开,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。” 宋 梅尧臣 《新雁》诗:“泊船人不寐,月下声相续。”(2).连续。《坛经·定慧品》:“若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续不断,名为繫缚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